米内资讯-健康产业资讯门户医药市场动态广场
随着系列政策的大力推动,叠加国内创新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慢慢的变多中国创新药企业纷纷踏上“创新转型、扬帆出海”的新赛道。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今达成的License-out交易150余项,交易总金额合计超1350亿美元;恒瑞医药、石药集团、三生制药等头部药企全速推进,合作交易金额屡创新高,国产1类新药频频登场......密集的出海交易,体现出中国创新药企业积极摆脱内卷、完成商业闭环并走向更高格局的决心。
胃病发病率很高,据调查在我国人群中溃疡的发病率约10%,而胃炎的发病率更是高达60%,并且有40%病情严重。患了胃病很痛苦,首先是影响身体健康,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被打乱,会影响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正常能量供应,其次胃病伴有胃痛、胃胀等症状还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更严重的是还有转化成胃癌的危险,进而影响生命。
7月29日,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阳光长江药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完成最后一个交易日。按计划,公司将于8月7日以“东阳光药”为主体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成为港交所首例“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介绍上市”的创新案例。
近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一批集采 药品名单出炉,再有23个化药注射剂入选,倍特药业、石家庄四药、科伦药业、正大制药、石药集团等国内巨头将全力迎战。米内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前十批集采中标的158个化药注射剂2024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合计销售规模比2018年缩水超过700亿元,集采大刀毫不留情。目前剔除了第十一批集采有关产品后(含拟纳入和过评数量达到条件未纳入的药品),还有18个注射剂已触及集采门槛,下一轮集采依然危机四伏。
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十起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案例。这是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回流药专项行动以来,公布的第二批典型案例,涉及倒卖医保药品、串换药品等。
近期,呼吸系统中成药新药再传捷报。河南利欣制药的柴胡鼻腔喷雾剂以中药2.1类新药报产在审。2024年至今,已有4个呼吸系统中成药获批上市,3个新药报产在审,12个中药1类新药获批临床。米内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呼吸系统中成药在2025年一季度中国零售药店(城市实体药店+网上药店)终端同比下滑超过20%。从品牌TOP20来看,实体药店12个品牌销售额过亿,华润、扬子江、云南白药等上榜;网上药店15个独家品种“霸屏”,2大品牌增速翻倍。
近期,糖尿病用药市场波澜再起。河南立诺制药天津汉瑞药业的达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Ⅰ)、达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Ⅱ)、达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Ⅲ)同日报产获CDE受理,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新适应症获批。米内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糖尿病用药(化+生)在2025年一季度中国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同比增长近9.00%。从品牌TOP20来看,“药王”跌超10%,扬子江药业、甘李药业等国产品牌突围。今年以来,糖尿病用药已有超过40个品种报产在审,其中,6个品种为新药,涉及东阳光药、华东医药、恒瑞医药等企业。
从药物研发模式变革到临床治疗创新,从数据处理优化到科研思路拓展,人工智能正全方位赋能生物医药行业。7月28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举办的“人工智能医药研发新模式与新机遇生态论坛”上,参加会议的专家分享了AI在药物研发与疾病治疗中的前沿应用。同时AI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仍面临数据、技术、合作等多方面挑战。
2025上半年,瑞阳制药陆续获批了6个重磅产品,并成功进军1200亿抗肿瘤药市场,成绩可喜。近几年,公司积极地推进创新转型,2款中药经典名方冲刺上市,8款1类新药全面布局“化中生”市场,未来可期。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瑞阳制药手握17个亿级产品,在8个热销品类市场挺进TOP20集团,随着更多新药与新品陆续上市,公司的实力将进一步提升。
7月1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抗流感1类创新药济可舒(药品名:玛硒洛沙韦片)获批上市。济可舒作为新型靶向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A抑制剂,全疗程1次用药,1天退热,不良反应少。此次获批不仅标志着我国抗流感药物创新研发的重要突破,也为患者应对流感提供了新的“中国方案”。
7月15日,万众期待的#第十一批集采 药品目录终于出炉,涉及55个品种,华海药业将有9个产品迎战。7月以来,华海药业陆续迎来多个喜讯,1类新药HB0056注射液启动I期临床试验、两个新品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获批上市,公司的实力正不断的提高。近四年,华海药业每年均投入超10亿元用于创新研发,公司的首款生物药新药正在冲刺上市,19款新药(生+化)积极地推进临床,未来可期。
创新药获批上市,是衡量生物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指标。今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已有6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占全国同期新增1类创新药数量约20%。
第十一批集采药品名单来了!近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开展第十一批国采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拟纳入55个品种。从销售规模看,55个品种2024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合计接近440亿元,其中超10亿大品种有11个;10个品种符合申报资格企业数达20家及以上,倍特药业、科伦药业、复星医药等为主力。
7月15日,国家医保局介绍,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日前启动,经过三阶段筛选,55个品种纳入第十一批集采报量范围。
日前,2025年国家医保及商保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正式对外发布。在2020-2025年上半年,国内有56款国产中药新药(46个药品)获批上市,其中37款(32个药品)已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多款实现快速放量;30余款中成药有望参与2025年国谈,康缘、健民、人福、国药等蓄势待发。